不锈钢螺丝滑牙

不锈钢螺丝滑牙

一、不锈钢螺丝滑牙的常见原因

1. 材料特性导致的 “冷焊” 现象

  • 不锈钢的硬度与韧性:不锈钢(如 304、316)硬度较高,但表面摩擦系数大,螺纹间易因压力产生 “冷焊”(黏着磨损),导致拧入或拧出时螺纹被撕裂。
  • 材质纯度与加工质量:劣质不锈钢含杂质多,晶粒粗大,螺纹易在受力时崩裂。

2. 操作不当

  • 扭矩过大:手动或电动工具施加扭矩超过螺丝承载极限,导致螺纹被剪断或滑扣(尤其是小规格螺丝,如 M2-M5)。
  • 未使用润滑剂:不锈钢螺纹间缺乏润滑(如黄油、二硫化钼),摩擦力骤增,易造成咬合。
  • 拧入 / 拧出速度过快:高速旋转产生高温,加剧螺纹间黏着,尤其在无润滑时更易滑牙。
  • 螺丝刀 / 扳手匹配不当:工具与螺丝头型(如内六角、十字槽)尺寸不符,导致受力不均,头部打滑或变形。

3. 设计或制造缺陷

  • 螺纹精度不足:非标加工的螺纹牙型不规则、螺距偏差大,啮合时应力集中易断裂。
  • 螺丝头部强度不足:头部厚度过薄或热处理不当,受力时易塌陷或打滑(如十字槽螺丝常见问题)。
  • 盲孔深度不足:拧入盲孔时,底部残留空气或碎屑导致螺丝无法完全旋入,强行拧紧会顶断螺纹。

4. 环境因素

  • 腐蚀或氧化:不锈钢虽耐腐蚀,但长期暴露在高湿度、盐雾或酸碱性环境中,表面氧化层增厚,螺纹间产生锈死黏连,拧动时易滑牙。
  • 温度变化:高温环境下不锈钢膨胀,螺纹间隙缩小,拆卸时摩擦力增大;低温则可能导致材料脆化,螺纹易崩裂。

二、预防不锈钢螺丝滑牙的措施

1. 材料与设计优化

  • 选择合适材质
    • 低强度场景用 304 不锈钢,高强度场景选 316 或马氏体不锈钢(如 410),避免用硬度接近的螺栓与螺母(如均为 304)。
    • 采用 “异质组合”,如不锈钢螺栓 + 铜合金螺母,减少冷焊风险。
  • 螺纹表面处理
    • 镀镍、镀银或 PTFE 涂层降低摩擦系数,提升抗咬合能力。
    • 螺纹滚压加工(而非切削),增强表面硬度和精度。
  • 合理设计扭矩:根据螺丝规格(如 ISO 898-1 标准)计算最大允许扭矩,避免过载。

2. 规范安装操作

  • 使用润滑剂:安装前在螺纹处涂抹抗咬合剂(如铜基润滑脂)、二硫化钼或凡士林,减少摩擦和热量。
  • 控制拧入速度与扭矩
    • 手动操作时缓慢加力,分阶段拧紧;电动工具设置扭矩上限(如 M6 螺丝约 8-12N・m)。
    • 盲孔安装前清理碎屑,预留排气空间。
  • 匹配工具型号:使用精度高的内六角扳手、梅花扳手或扭矩扳手,避免工具打滑损伤螺丝头。

3. 环境防护

  • 腐蚀环境下的防护
    • 采用密封胶(如 Loctite 5900)填充螺纹间隙,隔绝水汽。
    • 定期检查并清理螺丝表面锈迹,避免锈死。
  • 温度敏感场景:高温环境选用耐高温不锈钢(如 310S),低温环境注意材料韧性(如 304L)。

三、滑牙后的解决方法

1. 螺丝头未完全损坏时

  • 加力取出法
    • 用橡胶圈或橡皮筋增大螺丝刀与螺丝头的摩擦力,缓慢拧动。
    • 内六角滑牙可用 “反牙丝锥” 或 “螺丝取出器”(逆时针旋转攻入滑牙处,反向拧出)。
  • 焊接辅助法:在螺丝头焊接螺母或扳手,通过螺母施力拧出。

2. 螺丝头严重损坏或断入孔内

  • 钻孔取件法
    • 用比螺丝小径稍小的钻头(如 M6 螺丝用 4.8mm 钻头)沿中心钻孔,再用反牙丝锥或冲子顶出。
    • 注意控制钻孔深度,避免损伤基体。
  • 电火花加工:若为重要部件,可采用电火花腐蚀去除断螺丝,不损伤周围材料。

3. 无法取出时的补救

  • 扩孔攻牙:将原孔直径扩大,重新攻制更大规格的螺纹(如 M6 改为 M8),配新螺丝。
  • 镶嵌螺套:安装钢丝螺套(如 STI 标准),恢复原螺纹规格,同时增强连接强度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邓先生

手机:13928071304

电话:+86-756-8586520

邮箱:sales@jlfastener.com

地址: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明珠北路388号56-301